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,台湾“自杀防治中心”发现,岛内去年平均自杀率下降,但15到24岁年轻人自杀率部分却居高不下。学者认为,青少年学子上网时间多,拙于真实世界的人际互动,以致情感及人际关系成自杀首因。
根据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台湾“自杀防治中心”统计数据显示,2009年台湾自杀死亡率较2008年下降1.92%;但以年龄层分析,15到24岁自杀死亡人数为203人,较97年的201人微幅上升,男性自杀死亡人数为女性的1.45倍,且自杀在青少年10大死因中仍位居第二。
台北医学大学原住民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吕淑妤分析,15到24岁自杀原因主要是“情感、人际关系”占64.4%,其次是“精神疾患”33.2%,课业压力反而很少,不到3%。自杀方式以割腕最常见,其次是服药,其中有案例以割腕或激烈的跳楼作为挽回感情、报复惩罚的手段。
吕淑妤说,部分家长疑惑“孩子平常好好的,看不出异常,为何想不开”,且家长常认为孩子该专心读书,不要去想恋爱交朋友;然而,年轻人上网时间变多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真实世界的人际互动技巧退步,不是过于钝感就是过度敏感,情感心事不想讲,也懒得跟父母讲。
“自杀防治中心”为此请吕淑妤为青少年设计“Q版心情温度计”以及“化气绵掌之息怒7招”,当受测者的睡不好、感觉紧张、容易动怒或苦恼、心情低落忧郁、自觉比不上人等5大评量项目“囧脸”指数超过15分时,就该去求助医师。
“心情温度计”也是管理情绪的工具,据“自杀防治中心”今年电访及检测显示,大约5%的青少年学子检测指数超过6分,估计16万人有情绪困扰,应找家人或朋友“倒垃圾”抒发情绪;严重者则需要进一步检测,找学校辅导老师、心理师咨询。